首页
|
小学教育原创毕业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下载
|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
小学教育原创论文
|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
|
小学教育免费论文
|
全站搜索
原创毕业论文 →
小学教育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小学教育论文网
->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就实习中学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兴趣(动机)之间的相关研究
就实习中学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兴趣(动机)之间的相关研究
本文ID:LW63428
就实习中学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兴趣(动机)之间的相关研究
就实习中学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兴趣(动机)之间的相关研究
摘 要:本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对洛湾中学263名初中生师生关系与学习兴趣(动机)之间关系的相关性进行调查分析。运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七年级与九年级、八年级与九年级之间在学习兴趣(动机)和师生关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并随年级的增高而呈递减趋势;学生性别在学习兴趣(动机)上没有差异,但在师生关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女生普遍得分高于男生;师生关系与学习兴趣(动机)存在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初中生; 师生关系; 学习兴趣(动机);
一、引言
学生的主导活动是从事学习,学习活动的展开最主要的心理基础是学习兴趣(动机),学习兴趣(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为稳定和直接的内驱力,也是学生求学的重要动力因素。很多教育实践研究表明:学习兴趣(动机)影响学生追求发展所付出的努力程度,还可促进学习、决定学习方向和取得学业成就。在一些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认为学习更多的并不是渴望成功而是害怕失败。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消极被动状态,缺乏主动性,对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很多厌学和辍学等现象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问题。影响学习兴趣(动机)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师生关系,宋凤宁、苏良亿等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师生关系的研究,发现中学师生关系与中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有显著的相关;师生关系越好,学生表现出的学习态度越好,学习能力也越强。鲍聪在师生关系研究述评中指出:师生关系的性质和模式影响着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对教育活动及效果具有突出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刘万伦、沃建中的研究发现,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适应学校的一个重要因素。李彩娜、邹泓等研究发现,师生关系的质量会影响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自尊以及学业成就等。
在目前现有的对于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兴趣(动机)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很多都是针对它们之间关系的描述或解释,而实质性的分析研究相对比较少,尤其是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关系的研究更甚。所以,研究和发现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兴趣(动机)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研究过程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洛湾中学学生作为被试,并从学校分别抽取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各两个班,共计263名被试,收回249份有效问卷,其中七年级78人,八年级82人,九年级89人。2.测量工具 《学习兴趣(动机)问卷》:是由余安邦编制的《个人取向成就动机量表》和《社会取向成就动机量表》两个量表混合而成,共13个项目,采用的是5点计分法(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其中项目3、13为反向计分,分数越高说明学习动机越强。两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023和0.7418 。 《师生关系量表》:共18道题,分为三个维度:师生间学习关系、师生间情感关系、师生间地位关系。该量表也采用的是五点计分法,得分越高,表明师生关系越好。3. 数据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
1、学习兴趣(动机)的年级差异比较
首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差异比较,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上无显著性差异,在个人取向成就动机和学习兴趣(动机)总分上有显著性的差异。七年级的学生在个人取向成就动机和学习兴趣(动机)的总得分都很高,这一得分趋势随着年级的增高而下降。
经过进一步的方差分析显示:八年级与九年级之间、七年级与九年级之间在个人取向成就动机和学习兴趣(动机)总分上存在差异。
2、师生关系的年级差异比较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师生关系是不同的。不同年级的师生关系在师生间的地位关系上无显著性差异,在学习关系、情感关系和师生关系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经过进一步的方差分析,八年级与九年级在学习关系上有差异、九年级与七年级在学习关系上也存在差异,九年级与七年级在师生间的三种关系的总分上都存在差异。
3、学习兴趣(动机)的性别差异比较
从学生性别进行学习兴趣(动机)的比较,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上男女无显著性差异,在个人取向成就动机上男女无显著性差异,在学习兴趣(动机)的总分上,男女也无显著性差异。4、师生关系的性别差异比较
从学生性别进行师生关系的比较,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男生在师生间的地位关系和师生关系总分上有着显著性差异,女生在师生间的地位关系和师生关系总分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女生的分数总体都高于男生的得分;而在师生间的学习关系和情感关系上二者无显著性差异。5. 学习兴趣(动机)与师生关系的相关分析
对学习兴趣(动机)与师生关系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的分析,结果表明:师生关系和学习兴趣(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师生关系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1.学习动机的年级差异 在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上各年级学生得分无显著性差异,然而在个人取向成就动机和学习兴趣(动机)总分上则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个人取向成就动机和学习兴趣(动机)总分上的得分都是七年级的学生得分最高,并且年级越高分数越低。而这种差异分别产生于八年级与九年级、七年级与九年级之间,这与前人的研究相比较是基本符合的。前人有研究发现:在中国,大部分人12岁以下成就动机偏向于社会取向,13岁以上成就动机偏向于自我取向。我国的初中生年龄大都在11~15岁之间,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萌发增长的阶段,叛逆、追求独立的心理特点使得他们的成就动机逐渐偏向自我取向,相应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自然而然就占了下风,而又由于个体的发展存在差异性,每个人自我取向成就动机的发展状况也大不相同,所以在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上无显著性的差异,而在个人取向成就动机上存在差异就很自然了。而所处年级越高学生学习兴趣(动机)的得分越低,这与我国成就动机人均总趋势有关,此外,也与当前的教育体系密切相关。
2、师生关系的年级差异 不同年级的师生关系在师生间的地位关系上无显著性差异,在学习关系、情感关系和师生关系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八年级与九年级、九年级与七年级在师生间的学习关系上存在差异,九年级与七年级在师生间的情感关系、地位关系及师生关系总分上存在差异,得分情况显示七年级最高,其次是八年级和九年级,这说明七年级的师生关系是最好的。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都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阶段,学生开始慢慢有自己的思想,与小学生不同的是他们不再盲目地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七年级的学生对教师怀有崇敬的心理,老师就是他们的领路人。该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上进心,学习态度较好,积极性也比较高,此时师生之间最容易沟通。八年级阶段是初中学生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他们的思维具有批判性,而且这种批判性有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心理困惑。他们逐渐开始议论品评老师,不愿接受现有的观念和规范。到了九年级,这些心理和行为表现得更为强烈,逆反心理也更强。比如说,希望成人能够尊重他们,急切地要求拥有独立的权利,有些时候甚至把老师或社会其他成员的指导和教诲当作是对自身的束缚。而一部分老师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很多问题,结果往往会伤害到学生,使很多学生对老师不满意,因此产生逆反心理,总想跟老师对着干,造成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此外,与他们所面对的升学压力的大小也有一定系关。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中学校门,老师会常开展班级活动以促进师生之间关系。而九年级的学生学习负担日益加重,同时又面临升学的压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时间越来越少,这样使得师生之间失去了亲密感。
3.学习兴趣(动机)的性别差异
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动机)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由于研究对象和测量工具的不同,与先前某些同类研究的结果不一致。有很多研究显示:不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其成就动机基本是没有性别差异的,在较低的年级女生会强于男生。另外,现在社会倡导男女平等,女性的地位逐渐提高,跟男性一样,也会追求自身的发展,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而学习是发展自身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男生跟女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同样强烈,在这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4.师生关系的性别差异 男生和女生在师生间的地位关系和师生关系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男生得分普遍低于女生得分。在师生间的学习关系和情感关系上无显著性差异。这一定程度上跟初中阶段的男生女生性格特点不同有关,跟男生相比较而言,女生显得更“听话”,男生则显得更调皮。很多老师都会倾向把注意放在“乖”学生身上,更喜欢听话的学生,而调皮不乖的男生则会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所以,女生在与老师相处时感受到的更多是与老师平等的亦或是朋友的这样一层关系,男生则感受更多的是被领导的这样一层不平等关系。
5.师生关系与学习兴趣(动机)的关系 师生关系和学习兴趣(动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师生关系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这其中相关系数最高的是学习兴趣(动机)中的个人取向成就动机与师生关系的相关,但是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与师生关系之间的相关不显著。结果说明:师生关系可能显著的正面影响着学习兴趣(动机)及其个人取向成就动机;师生关系的得分越高,学习兴趣(动机)的得分也会相应增高。就一般情况而言,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较好,那学生就会喜欢他们的老师,也会喜欢该老师所教学科,学习兴趣(动机)就会增强,学得就相对比较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满足个人成就感而追求成就的动机是个人取向成就动机,而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是为了达到他人或团体(社会、师长、家庭)的期望而去追求成就的动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中的他人并不单单是指老师,还有社会、家庭等,也就是说,学生在期望获得老师认可的同时,也期望获得社会和家庭的认可。因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的评价体系是多个的,所以师生关系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相应的就减弱了。因此,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与师生关系之间的相关不显著,而个人取向成就动机与师生关系之间存在显著性的相关。五、结论1.不同年级的初中学生在个人取向成就动机和学习兴趣(动机)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而在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上无显著性差异。
2.不同年级的师生关系在师生间的地位关系上无显著性的差异,在学习关系、情感关系和师生关系总分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3.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动机)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4.男生和女生在师生间的地位关系上和师生关系总分上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且男生得分普遍低于女生得分。在师生间的学习关系和情感关系上无显著性差异。5.师生关系和学习兴趣(动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但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与师生关系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1]陈辉.石家庄市高中生学习动机、师生关系及其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2]鲍聪.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3]宋凤宁,苏良亿,林柳.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师生关系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5 (1).[4]李彩娜,舒泓,杨晓莉.青少年的人格、师生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
(充值:元)
就实习中学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兴趣(动机)之间的相关研究
......
本论文《
就实习中学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兴趣(动机)之间的相关研究
》在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栏目,由
小学教育论文网
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xxjylw.top 更多论文,请点
小学教育论文
查看
上一篇
:
师生互动是激活课堂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
:
试论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点击查看关于
实习
中学
师生
关系
学生
学习
兴趣
动机
之间
相关
研究
的相关论文题目
2013-03-27 11:04:14【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小学教育原创论文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
小学教育论文下载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小学教育原创毕业论文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