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097 试论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摘 要]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目前的合作学习方式,在美术教学实际运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出发 。如合作学习的形式化,合作学习的单一化,合作学习的程式化,等方面对此提出一些相应的观点与措施。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J].中国教育报,1995—12—29.]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有鉴于此,就如何有效实施合作学习做一简要的探讨。 合作学习的形式化。 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的特征,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被认为是学生学会交往、合作、培养团队精神、竞争意识的最有效的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