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438
课程改革后的作业设计 [摘要] 长期以来期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再加上考试的压力,学生的作业依然沉重,呆板、重复、单一,作业演变为“教的补充”、“教的强化”。教师更是很少从学生的实际与自身的研究出发,研制出适合学生兴趣的作业。现行作业内容与方式,已经成为阻碍新课程实施的一堵高墙。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于它新的价值:课外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现在,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作业,利用作业来发展学生却关注的并不多,本文就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 作 业 设 计 长期以来,由于认识的偏狭及应试的导向,使得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我们的孩子终日陷于“题海”,苦不堪言,逐渐消耗了学习的热情,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受到遏制。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从课改的核心精神出发,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予它新的价值:作业,不仅是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技巧训练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从封闭走向开放 传统教育的“最大浪费是由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地、自由地运用他在校外所获得的经验;同时,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把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因此,我们树立大的教育观,走出封闭狭窄的课堂,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去读足读活读好“生活”这本大书。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