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887
谈语文课堂中如何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内容摘要】语文课堂中,学生是否能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心理氛围下进行学习,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完成学业。更重要是的,一个宽松、愉悦、有安全感的语文课堂,更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完美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语文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围绕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进行阐述。 【关键词】心理氛围 语文课堂 营造 语文学科,是塑造人类灵魂的重要学科。基于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双重特点,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语文的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开展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的。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是有很大差异的,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也有较大区别,这些必然会影响学习效率。有人对同一个班的语文课调查发现,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下效果相差悬殊。在良好心理气氛下,学生课堂提问15个,其中8个质量较高,发言24人次,其中7人次有创见;而在不良心理气氛下,提问仅4个,发言10人次,质量均较差无创见。两周后测验又表明,前者巩固率为90%,后者仅为72%。这表明,积极健康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相反,则降低学习效率。 有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态既能提高人的各种心理机能,也能降低各种心理机能,活动效率对心理状态的依赖程度的变动幅度高达±70%。积极、良好、和谐、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学生的智力活动。在这种心理气氛下,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精力旺盛,积极主动。且容易受到“社会助长作用”的影响,能引起学生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综合、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