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416
小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 要] 社会需要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不会提问、不敢提问的学生,则不是创新型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上的问题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一、营造轻松氛围,培养提问勇气。二、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成为朋友,让学生信任老师。三、教学生“会问”,是培养提问能力的关键。四、培养探究兴趣,让学生乐于提问。五、合理安排时间,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善提问题。六、加强双基教学,让学生具有质疑的基础。 [关键词] 提问 会问 善问 能力 培养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知识面广、具有主见且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不会提问、不敢提问的学生,则不是创新型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上的问题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问题意识弱的表现和原因: 一、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 。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主观上学生相信课本,相信老师,认为老师和课本不会出错;再有胆怯,没有自信,怕老师责骂自己没有认真听讲,怕同学的取笑,怕自己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是不聪明的表现,还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讨论的意义。其二,客观上讲,我们现在的课堂还是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还有一些老师课上比较严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给予鼓励,学生的问题意识其实只是由于许多因素影响而没有表现出来,是潜在的状态。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发挥作用。 二、不能或不善提出问题。 其实,学生不能和不善提问,并不是学生不愿或者不想提出问题,而是他不知道如何提问,很明显是提问能力不足的表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模式,一贯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如听书一样,不善于思考,一味地接受,没有问题意识,以至于学生的提问能力越来越弱。 现在,我们想把课堂还给学生,希望学生能发扬自己的个性,提出自己的见解,上课时能够提出质疑,可根据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堂提问能力呢?以下是我自己的见解,与大家分享: 一、营造轻松氛围,培养提问勇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意图应隐蔽在美好的、毫不拘束的氛围中。”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给学生有较多的温暖,同时给学生提供了情感上的气氛,在这个气氛中,学生在从事某项学习活动时,有足够的安全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打消顾虑,消除心理上的压抑感,轻松地思考,愉快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面带微笑,不要过于严肃,能够给学生鼓励,特别是对“双差生”更应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帮他们克服“怕提问、不敢提问”的心理障碍,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其次,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要轻易地全盘否定,要采用默许的眼神、肯定的手势、激励的语言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与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并鼓励其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逐步领悟正确的结果和答案。让他体会到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信心倍增,也会逐渐激发他提问的意识。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让学生先用几个小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再让其他同学通过提问题,搭出同样的图形。有的学生问:一共有几个正方体?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有几层?下面有几个?上面有几个?……通过提出种种问题,学生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