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053
浅谈数学教学如何与实际相结合 [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新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过程性目标动词,即经历、体验、探索。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要学会应用。只有学会应用,才能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乐学会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要完成这一重要教学任务,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感受数学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鼓励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促使学生寻找实际背景,探索应用价值,从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实际结合 兴趣
问题的提出 数学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活之迷、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应该算得上是对数学与实际的关系的完美阐述了吧!《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而且还要激发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两个月的实习,我充分了解到,学生生活在一个立体的空间里面,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学生每天面对多姿多彩的世界,面对身边各种事情的发生,他们的好奇心与参与解决问题的愿望是共有的,如果把枯燥的数学课与多彩的生活事件结合起来,会让学生有一种数学与生活很贴近的感觉,于是能够让学生以一种轻松的情绪走进课堂。 另外日常生活实践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如“自行车支架为什么是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行吗?罐头盒为什么是圆柱形的其他形状行吗?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椭圆形、四边形、六边形的可以吗?”结合实际引入新课,促使学生在头脑中积极思考,不仅达到了设疑引趣的目的,而且扩展了知识面。那么如何体现数学与实际有效的结合呢?这是我们当代教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二、 如何体现数学与实际结合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自觉学习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结合起来,联系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概念从实际引入 例如在学习“平行的”的概念时,可以从黑板、讲台、书本等一些物体,引导学生对平行概念的映象。这些都是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具体涉及到的例子,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而且能直观地理解平行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平行的定理。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呢?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