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308
情境教学策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本文依据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景教学策略的界定深入分析了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归纳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情境教学策略 心理特点 小学低年级数学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之所以可贵,乃在能为儿童特设境遇使他们发生需求,努力学习。但特设境遇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容易入情入境。寓教于乐是教师的追求,也是学生的向往,是共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备要素。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此,数学教学怎样从学生实际出发,如何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应该是我们教师的不懈追求,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难题。 迷茫之时,在网上发现情境教学法,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心中豁然开朗,觉得情境教学法更适合于以情感体验为主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因此,我决定在遵循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基础上,深入地研究情境教学策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二、情境教学法概述 1、情境教学法的界定 何谓情境?情境是一个尚待科学规范的描述性概念,因此对于情境有不同的定义。心理学中的情境指“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教育学所谓情境,通常是指“由特定要素构成的有一定意义的氛围或环境”。由上述情境的定义,可以看出情境是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需的,由一定物质因素所构成的外部环境,即活动所需要的氛围。我们所使用的情境概念与国外教育学、心理学中的情境概念当然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但情境教育、情境课程的情境观更有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哲学基础。“情境”主要源自中国古代文化(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有情之境、和谐之境。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情境”就是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及教学材料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优化了的学习环境。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